黎鑫 1923年生,广东新兴县人,外语教授,中共党员,1945年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1958年调入广州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前身),任外语教研室主任,1987年8月退休。他是广东工业大学1958年建校时的第一批教师,见证了广工大60年办学历程。退休前,黎鑫教授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教师,1993年恢复党内评先后,又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还被评为首届“感动广工大”人物。
“当一个教师是可以退休的,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永不退休的。”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授,黎鑫爱国爱党、甘于奉献,服务教育、捐助学生,坚持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成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范。
黎鑫教授表示,自己始终怀着坚定的爱国信念,将一生奉献给热爱的教育事业。早在1938年,他在考入国立中山大学(当时西迁至云南)英语专业后,就组建民众学校并担任校长,为当地乡亲传授科学文化,宣扬抗日救国精神;1958年,他成为广工建校时的第一批教师,培养了包括院士在内的一届届祖国需要的建设人才;退休后,他开始用自己的退休金设立助学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除了捐资助学,黎鑫教授把珍藏了几十年的一大批图书报刊资料无偿捐赠给了学校图书馆。捐赠书籍中有全套的《苏联大百科全书》、马列著作全集等珍贵书刊,还有自1949年创刊号开始的全套《新华月报》、《新华文摘》、全英文版《中国日报》、《羊城晚报》等珍贵资料。“有人叫我把这些书刊拿去拍卖,可以卖出好价钱。我认为,这些书刊资料的价值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应该让更多师生阅读,为更多学子服务。”黎鑫说。
热爱教育,奉献微薄,两类三等(两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三等:根据贫困情况分三个等级),城乡内外,一视同仁。”黎鑫阐述了自己设立助学基金的初衷,同时,他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学生们共勉,激励他们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珍惜时间。
“围坐在黎鑫教授身边,我们感受到的是朝气蓬勃的赤诚之心。”广工副校长陈为民表示,黎鑫教授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其崇高精神值得敬佩、学习。“我们学校将继续努力把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工作做好,让更多关心教育的人参与进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帮助。”
“黎鑫教授对学生的帮助不仅是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精神鼓舞。”乳源民族实验学校副校长赵天金表示,学校目前已有100人次学生获得资助,现在已经大学毕业的有3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