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直播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摄制组走进新兴县天堂镇;天堂镇朱所村入选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在云浮市庆祝建市28周年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活动暨新兴县分会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活动上,位于天堂镇的广东通力新飞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特种薄页纸项目是6个集中签约项目之一……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天堂镇强基固本、奋进突破的十年,也是该镇党建工作、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取得长足发展的十年。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广东省中心镇,天堂镇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进行谋篇布局,大力发展强镇兴村富农产业,时刻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履行对人民的承诺,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砥砺前行,以十年的时光、十年的星月兼程,绘就了一幅组织强、产业旺、乡村美、文化兴、农民富的人间天堂画卷。
天堂镇立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原则,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天堂。
党建赋能
高擎党旗引领新征程
“我是来办理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刚到门口就有党员志愿者来教我怎么排队抽号,还帮我复印证件。”走进天堂镇党群服务中心,正在办理业务的村民李阿姨对着笔者竖起大拇指说道,“现在足不出镇就能办理业务,而且仅仅花了10分钟不到的时间,真是又快又方便。”
十年来,天堂镇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在党建引领下,该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项中心工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天堂。十年间,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镇”“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建立特色党组织。在新兴县诺怡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兴县翔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两新”党支部,开展政策法规宣传、产业经济发展、结对党建共建、群众脱贫致富志愿服务,在切实增强农村党员归属感的同时,有效发挥党员带头先行作用。
建好红色阵地。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心打造朱所、区村、莲塘、五一、五东等村级党建文化园和党校分教点,累计培训党员1800多人次,全面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
培优育强头雁队伍。从十年前只培训农业技能人才,到十年后的今天多方面培训粤菜师傅、湾区月嫂、广东技工、“土专家”、“田秀才”等多种专项人才,天堂镇认清“人才”这第一资源的重要性,不断从育才、引才方面下足功夫,深入实施“三大”工程,为流动餐饮行业输送人才3000多人,培养湾区月嫂600余人。为进一步夯实智力支撑,天堂镇不断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充分发挥人才驿站“外引内育”功能,建成人才驿站,顺利引进16名乡土专家、7名粤菜师傅专家、12名农业专家、2名技术专家和1名金融类专家,并成功发动石金坤等一批青年企业家返乡创业,鼓励郑经文等一批杰出乡贤造福桑梓。
完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天堂镇高度重视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以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建设为目标,以“文明天堂,志愿同行”为服务理念,成立了由党员、共青团员、妇联成员、社工、网格员等25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共同组成的天堂镇“五彩”志愿者服务队伍(红色的党员志愿者、紫色的创文志愿者、粉色的巾帼志愿者、蓝色的网格员、社工志愿者、黄色的青年志愿者),过万人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为“幸福天堂”贡献了“志愿力量”。
产业为核
镇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兴则百业兴。
天堂镇位于新兴县西南部,地处新兴、云安、阳春三地交汇地带,是新兴县的“西大门”,是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十年前,蔬菜、稻米等农产品是天堂镇的标签和代名词;十年后,天堂镇聚力打造“米袋子”“菜篮子”“花园子”“果盘子”四大工程,特色农业产业已发展成为天堂镇的主导产业和主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农为本,农旅结合,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布局。2021年,天堂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从“农业大镇”努力迈向“农业强镇”。
“米袋子”稻米产业是天堂镇农业的支柱产业,该镇全力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在天堂落地,成功打造“新兴紫米”“新兴丝苗米”等一系列特色品牌。其中,微丰香米、华星丝苗米成功认定为“粤字号”品牌。通过将稻米产业的发展统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天堂镇成功打造了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以订单农业为发展模式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公司+基地+合作联盟+农户”的联农带农作用显著。仅近三年,累计带动农户2000多户次,增收580多万元,辐射农户5400多户次,年均户增收达2500多元。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天堂镇在做大稻米产业的同时,深入挖掘资源禀赋,持续做强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了天绿、众泰等70余家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了元头岗、五西、龙坪、南顺等一批成规模、效益高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以及花卉产业基地。此外,天堂镇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完善建设镇级农产品检测站,确保菜篮子质量过关。
万亩稻田波光潋滟,果蔬基地果香四溢。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天堂镇积极探索“农业+”的新路子,把“农”和“旅”相结合,通过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游、体验游等“一产接二连三”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如今,镇内的文笔塔、宝宁塔、李耀汉故居、朱所名灶、“天字码头”、九统领广场、“将军巷”、天紫园等具有乡村特色的农旅景观成为了众多游客的旅游观光打卡点。
2022年3月,天堂镇入选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除积极发展农业产业以外,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天堂镇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支持通力定造、天堂纸业、华科达等镇内企业实现增资扩产,培养通力定造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黑彩卡纸制造企业,积极引导利和食品有限公司等申报“小升规”,打响百年老字号“品味香”品牌,实现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竖起支柱产业品牌。同时落实上级关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成功引进广东通力新飞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温氏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推动年产值超11亿元的特种薄页纸项目在天堂镇落地,并借助温氏奶牛养殖牧场在天堂区村落地的契机,进一步发展牧草种植、花海观光等“牛产业”,培育“牛经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直播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走进天堂镇朱所村拍摄。梁晓珺 摄
为民立意
民生幸福书写新图景
开门见绿、出门入园、移步见景、四季盎然,在天堂镇,人们与飞鸟为邻,与花草相伴,诗意生活扑面而来。“我们的天堂公园,已经100年了。每年都有新变化。”近日,该镇一居民向笔者诉说着天堂镇的变化。“现在的夜景也很漂亮,饭后到天堂公园还能欣赏到喷泉。跟以前完全不一样,旧时断头路、老旧路不少,休闲无去处,人车绕着走。”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十年如一日,天堂镇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全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沿着乡村小道一直往前走,洁净的村巷四通八达,花草点缀下的庭院生机盎然;文化楼前,不少老人小孩利用文体设施锻炼身体;阳光下,新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党徽闪耀、彩旗飘飘。这十年来的努力和汗水,都化为了眼前一派安宁祥和的宜居环境。
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天堂镇持续发力,有序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全镇20户以上自然村100%完成整治任务,并制定《天堂镇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选取朱所、区村、莲塘三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区域,在内洞区域建设天堂镇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成功探索了“一个方法简单易行,一套流程有序推进,一个机制有效保障”的“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天堂模式”。
与此同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天堂镇在生态文章上“挥毫泼墨”,将朱所村打造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见缝插绿建成“四小园”404个,建成龙岗村和锦芳塘村两个人工湿地,将原天堂公园升级改造为天堂生态湿地公园,新建城东公园与天堂公园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实现应绿尽绿。
“搬进新校区,我们都特别兴奋,这里的教育教学环境好太多了!”2022年春季开学的第一天,天堂镇元头岗小学的师生欢天喜地地搬进了五一小学。这是天堂镇为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撤并5个分教点,转移学生近200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间,天堂镇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镇内有县内唯一乡镇完全中学1所,其他中小学9所,幼儿园5所,云浮乡村振兴学院天堂分院1所,足不出镇,就能享受托儿所至大学的优质教育服务。2014年,天堂镇成立全县第一个镇级教育促进会,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时至今日,已发放奖教奖学金199.65万元,激励了镇内莘莘学子踔厉奋发,勇创佳绩。
除了“足不出镇就能上好学”,同样老百姓备受关注的医疗服务提升也早有动作。该镇助推天堂镇中心卫生院入选广东省“三名两进工程”中医药特色示范单位,并以二级综合医院为标准提出升级改造,新建住院楼,新增床位270张,建立了与省中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等医院的对口帮扶合作;落实公建民营村卫生(院)站建设16个,为村民提供“出门就医”的便利。
令人称道的是,天堂镇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建成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村级(朱所、五西、区村、东南)居家养老服务站4个,并开设“长者食堂”,常态化组织开展“一老一少一特”服务,为老人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
民生跟着“民声”走,总有“幸福来敲门”。十年来,一项项深得民心的举措,打开一扇扇幸福之门,天堂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务实态度,千方百计把6万多名群众的事办好办实,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乡风文明
镇村风貌呈现新气象
一步一景、一景一法,在天堂镇朱所村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内,各类党建知识、法治标语、宣传图画映入眼帘,不仅为周边环境增加了色彩,更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学习法律知识,逐渐形成依法行事的理念,学法、用法、依法、靠法,成为了这里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正如朱所村村民所言:“如今,村风、民风变好了,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更少了,村里的工作也更好开展。”
乡村建设,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十年间,天堂镇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夯实文化阵地,坚持民主法治建设,在各村(社区)兴建村级文体广场、农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和健身康乐设施。
“快点快点,粤剧表演要开始啦。”在青少年宫影剧院,一场粤剧表演正在缓缓拉开帷幕,随着台上锣鼓一敲,戏腔流露,底下众人屏息静气、翘首以盼。
传承孝悌文化,弘扬民俗文化。天堂镇充分挖掘“粤曲”“天堂抢花炮”等本地特色文化,助推《天堂抢花炮》项目列入新兴县和云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保留历史风貌,对骑楼街、朱所特色古村巷道修旧如旧,保留泽罗坊三面断墙、古水井等古村风貌,加强对将军巷、宝宁塔等人文历史景观的维护和管理,擦亮“天堂小镇”文旅名片。
传递文明理念,营造文明风尚。该镇还把文化活动同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起来,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把服务民生、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同时,也践行了“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理念,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充分发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作用,真正把文化惠民落在实处,让群众真正满意。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书写时代答卷仍将持续。放眼天堂镇这片古老的农耕大地,十年后的今天,农业更加高效,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裕。站在新的起点上,踏上全新征程,天堂镇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心镇、农业大镇”的发展定位,把“三农”工作抓实抓细,全力书写新兴样板“天堂篇章”。
十年发展亮点一览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截至2022年11月,全镇税收收入1365万元;财政收入524万元;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104.378万元,同比增长1%;房地产企业和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销售额3315万元,同比增长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62万元,同比增长39%。
天堂镇获得荣誉
●2014年5月 天堂镇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
●2015年6月 天堂镇被评为“广东名镇”;
●2016年1月 天堂镇文化站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
●2019年12月 天堂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2020年12月 天堂小镇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20年12月 天堂镇被评为“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2020年11月 天堂镇入选“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中心镇)试点”;
●2021年4月 天堂镇入选“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1年6月 天堂镇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1年7月 天堂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
●2021年11月 天堂镇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文旅工作站”;
●2022年1月 天堂镇被评为“广东省卫生乡镇”;
●2022年3月 天堂镇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天堂样本
在云浮市第一批美丽圩镇竞赛中以97.97分荣获第一,至今市内无其他乡镇超越;
建成全市首个镇级行政服务中心——新兴县行政服务中心天堂分中心;
建成新兴县内唯一乡镇建成完全中学——田家炳中学;
建成云浮市首个村级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站——天堂镇朱所村居家养老服务站;
建成云浮市首个乡村旅游综合体——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天堂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