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新兴文明网文明创建城市建设 》正文
新兴县打造服务“大包围”管护“全天候” 参与“1+N”养老服务体系 用心用情托起长者幸福晚年
发布时间:2022-12-28 17:37:48.0
来源:新兴县委办公室
浏览人数: 人
【字号:
背景颜色:

    近年来,新兴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养老站点布局,推进智慧养老建设,初步构建起服务“大包围”、管护“全天候”、参与“1+N”的养老服务体系,让全县长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美满晚年。目前,辖内共有县级康养服务中心1家、镇级敬老院13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1家,引入社会运营机构5个,惠及全县7.9万长者。

 

 

精准对接多层次养老需求,构建养老服务“大包围”

    新兴县深入推进养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优势,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旅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起“基础养老、兜底养老、高端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一是高端养老有选择。抢抓省民政厅与14个省(市)签署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的“东风”,立足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故乡和“广东省旅游强县”优势,按照医养结合、旅居养老模式,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60.8亩,建筑面积11050.8平方米的新兴县康养服务中心,内设床位300个,兜底保障全县失能、半失能特困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并面向社会接收有养老需求的长者。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营,设计床位150个,已入住老人173人,其中兜底保障老人74人,社会老人99人。

    二是兜底养老有保障。深化全县财政兜底集中供养的公办养老机构管理和运营改革,破解新城镇、天堂镇、河头镇、簕竹镇4家敬老院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人员不专业难题,提高运营方的积极性。例如天堂镇敬老院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近期共接收老人54个,其中特困老人24个,社会老人30个,有效扭转以往公办敬老院“空床等人”的情况。

    三是基础养老有市场。新兴县抢抓云浮市被列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的机遇,坚持顶层设计,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理念,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方案,落实对镇中心150万/年和村服务站52万元年的建设资金补助。目前,全县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1个,在建15个,形成全县镇村全覆盖并提供包括智慧养老、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紧急援助等综合性、多功能、普惠性的基础养老服务体系。此外,该 县还以“政府搭台、企业资助、社区参与、机构运营”的模式,在县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建设4家长者食堂,采取集中就餐、统一餐标、分类补助的形式,为全县60周岁以上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日常用餐服务,提高用餐长者生活质量。


 

无缝衔接监管看护盲区,实现养老管护“全天候”

    依托云浮市智慧民政和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按照“1+1+N”(1个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1个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呼叫中心、N个服务点)建设思路,打造集机构监管、养老看护、服务供给以及补贴审批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兴县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提升监管和服务输出的精准度,实现养老管护“全天候”。

    一是“一张网”汇聚养老资源,强化机构监管。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全县养老资源,在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接入全县14家公办敬老院及7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视频监控,详细录入养老机构概况、从业人员信息、入住老人情况等基础数据,打通养老机构的数据壁垒,对全县公办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状况、项目开展、服务质量等进行实时、动态、远程监管指导,确保养老服务监管全汇聚、全联动、全覆盖。

    二是“一中心”统管指挥调度,优化服务供给。建设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呼叫中心,承担群众关于养老工作的政策法规咨询、服务需求转介、投诉、监管等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紧急救助。中心收录全县8万多条老年人信息数据,全面链接县、镇、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平台以及家庭养老床位、呼叫服务、可视化终端设备、老人手机、手环、手表等穿戴设备,通过平台精准抓取接入信息,提供24小时健康管理、就医就诊、助浴助餐等“高定版”服务,实现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三是“一站式”办结养老审批,提升政务效率。推进社会零散养老业务管理系统向一体化综合业务平台整合,将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申报、资格评估、费用结算等功能归集至线上,提升养老业务申请和审批的效率。通过强化全县老年人基础数据库精细管理,有效提高养老领域相关补贴发放精准度。


 

    新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六祖镇党委、六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县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智慧禅都志愿服务队在六祖镇塔脚村为村民开展义诊志愿服务。

广泛链接各类社会资源,打造养老参与“1+N”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社会助力”原则,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多方主体联动,激发养老服务活力,打造养老服务社会参与“1+N”(“1”是政府主导,“N”是多种社会力量参与)模式,保障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整合志愿服务,引导助老服务社会参与。探索社区、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社区自治组织等“五社联动”机制,发挥全县683个志愿团队6.6万多名志愿者、12个社工站67个社工服务点203名“双百社工”等力量,通过“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积分制等模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点亮困难群众微心愿”“让爱回家”等活动,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包括送餐配餐、送医送药、义诊义剪等上门服务,有效填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服务盲区,推动养老服从“兜底性”向“普惠性”转变。

    二是汇聚慈善力量,强化养老服务资金保障。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发动六祖慈善会、爱心企业、杰出乡贤等捐资赠物,破解资金短缺困境。近三年来,北英慈善基金会向各镇敬老院捐赠空调、升级改造和长者食堂等设备设施合计300多万元;六祖慈善会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县城社区长者食堂购置设备设施100多万元,并按月为长者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提供助餐补贴;每逢重大节假日,县内多家企业争先开展慰问长者活动,其中深圳常泉净水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重阳节向全县12个镇敬老院捐赠一批总价值120万元的家用加热一体净水机。

    三是探索校企合作,厚植养老服务人才沃土。借力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新兴县理工学校等教育资源,推动第三方运营公司与职业院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院校学生定期到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点开展义诊、康复理疗等活动。同时,院校开设养老护理课程,培养养老服务人才855人;在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同步开设养老服务培训相关讲座,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4批124人次,颁发护理合格证书78人,其中2人进入广东省第一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单项总决赛。


 

【点击查看分页:  1  】
TOP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c) 中国共产党新兴县委员会宣传部,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承办:新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东云浮分公司  云浮市信息协会

备案序号:粤ICP备1901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