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人少事多任务重等现象,簕竹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创新思路,搭建载体,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工作,有效把各类资源、多元力量下沉入网,产生强大的集成效应,助力簕竹镇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等14项国家及省级荣誉。
党建引领一张网点燃“红引擎”。簕竹镇通过党建“穿针引线”,推动民政网、农业农村网、政法网、应急网等各类网格深度融合,形成一张“综合网”。以镇党委统筹,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在镇的闲置用房60平方米,高标准建成镇级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服务中心。科学搭建“微”上信息收集平台、“网”上指挥调度平台、“云”上视频监控平台“三平台”,指导构建以村(社区)为中网格、村民小组为小网格的网格体系,纵向搭建村(社区)党(总)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横向统筹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进驻网格。截至目前,全镇划分1个大网格、9个中网格、104个小网格,优化设置网格特色党小组89个。如非雷村、良洞村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创新把产业发展事项入网,在网格内划分蘑菇、竹笋产业党小组和养殖小区党小组,把党组织生活开到网格上,通过网格解决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困难和问题,推动蘑菇年产值突破20万元,竹笋种植规模发展至2000亩,良洞高效养殖小区有望于年内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增加7000多万元,将带动全镇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
党群合力一股劲打造“红磁场”。推行“党组织联网格、网格联党员、党员联群众”模式,健全“党组织书记网格长+干部专业网格员+党员群众专职网格员”制度,277名党员干部和党员群众入驻村组网格。同时为各网格配备信息搜集员、纠纷调解员、治安巡逻员、爱心帮扶员等“八大员”岗位104个,积极引导农村无职党员、热心群众、入党积极分子等参与农村治理工作。加大网格队伍建设,创新推行一日一巡查、一周一入户、一月一研判、一季一培训、一年一考核“五个一”工作机制,同步强化工作正向激励,在网格内开展党群积分管理,通过积分兑换礼品、季度积分评比、年度积分表扬等一系列措施,大力营造“我是党员,我带头当网格员”的浓厚氛围。目前全镇已配备114名网格长、59名专业网格员、104名专职网格员和300多名兼职网格员。今年,为深化簕竹镇委党建引领推行“田长制”整治耕地抛荒弃耕“书记项目”,推动101名网格员兼任“田长”,有效确保每一块耕地都有人守护,每一块耕地都种上了粮食和经济作物,实现全镇复耕率达96.92%,撂荒耕地复耕相关做法得到省农业农村厅认可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网格服务一条龙激活“红细胞”。依托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持续推行“双报到”机制,因地制宜建立民情信息岗、便民服务站、辉哥调解室等一批服务站点,组织各级网格员常态化开展“驻村夜访”“群众工作日”等活动,通过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有效解决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老大难”问题。其中,辉哥调解室充分发挥“名人”效应,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多宗,真正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巩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加强“时间+空间”网格化管理,把社会救助、政务服务、人民调解、人才培育等“N项服务”纳入各级“时间网格”任务中,纳入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服务中心系统运转之中,整合党员志愿者、社工、乡贤、青年等“N支队伍”,常态化开展流动人口、重点人员、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等每周必访的“四必访”活动,持续擦亮“根植于民、簕竹长青”的党建品牌。今年以来,累计参与网格任务的党员干部800余人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230余条,为民办实事250余件。值得一提的是,大网格聚焦群众“微心愿”需求清单,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累计筹集资金达34.5万元,用于开展义剪修容、义诊、老年生日会、爱心节庆餐等一系列关心关爱活动,惠及9个村(社区),大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