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新兴文明网文明创建城市建设 》正文
新兴:多措并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2-08-17 10:57:54.0
来源:新兴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人数: 人
【字号:
背景颜色:

    近年来,新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务实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各镇村不断探索,因地制宜创新方法,助推村级集体经济从弱到强,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真正跑出“加速度”。

 

组织引领,让村级集体经济
“动”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兴县注重选好配强村干部,发挥驻村干部“助村”作用,以干部规划回乡行动为契机,鼓励动员乡贤能人返乡作贡献,为村集体发展注入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两年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30万元,五年内翻了4倍多。”东成镇都斛村村支书李文杰难掩心中喜悦。

    2016年,都斛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1.6万元,曾是全镇唯一的省定贫困村,面对这一窘境,村党总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共建”“村企结对”“村社联动”三种产业发展模式,坚持“支部引领、龙头带动、群众参与”,以“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大力发展东利渔业、巴西柑种植基地、沃田蔬菜种植基地等农特项目,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现任都斛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李文杰原外出广州务工,2020年换届回乡担任村支书,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这位“80后”大学生村支书从不懈怠,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珠三角地区工作经验,带领“两委”干部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基层最前线。 


 

    2022年都斛村党总支部以“‘党建+产业’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提速增效”作为“书记项目”,盘活了23亩撂荒土地流转给沃田蔬菜种植基地扩产提能,并助推基地成立党支部和合作社,吸纳了60户村民入股,带动50多名农户“家门口就业”,每年基地交给村集体土地租金就达15万元;同时,村集体还注资15万元入股东利渔业收取股金,并助力企业扩建经营,开启以股金、租金、薪金“三金模式”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大好局面,奋力谱写都斛村富美和谐新篇章。


精准施策,让村级集体经济
“活”起来


 

    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各镇村有自己的路子和妙招,通过精准施策,让村级集体经济“活”起来。

    日前,水台镇杜村传来好消息——130余亩撂荒地上种植的玉米即将首次迎来丰收,预计亩产1500公斤,昔日荒地变良田,广袤的新兴农村,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热潮,村级集体经济蒸蒸日上。“我们种植的这批玉米的品种俗语叫‘大碌粟’,一亩大概能种植2500株左右,预期亩产能够达到1500公斤。经过改造,这100多亩撂荒地将彻底‘活’起来了,估算收益在20多万元左右。”水台镇杜村村支书冯冬雷笑着说道。


 

    这片玉米地原先是撂荒地,已抛荒多年,今年以来,水台镇通过精准施策,党员青年带头干、发动群众齐参与、促流转、引企业等多措并举,积极鼓励各村创业青年力量发扬垦荒精神,投身于项目建设与家乡发展中来,将荒地变为致富田、丰收田。其中,流转出杜村133亩撂荒耕地,并以“资本+村委+村民合作社”的集体经济模式,实现村民、村集体“双增收”,带动农民走上致富路。
西震村,位于新兴县天堂镇东北面,距离圩镇约6公里,下辖11条自然村,总人口2528人,是天堂镇的“东大门”。近年来,西震村按照“党建引领村企共建,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的工作思路,依托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开展村企共建活动,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村企共建”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往年的8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5万余元,实现突破式增长。

    与千千万万的行政村一样,“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直是西震村积极探索、努力跨越的现实难题。曾经的西震村依靠零散的商铺出租、鱼塘承包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的困境,村支书郭文雪带领“两委”干部积极探索新路子,摸清家底子,努力盘活村内闲置资产,转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龙头企业带动,推动村企共建,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作为全国最大的黑彩卡纸制造企业广东通力定造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天堂镇西震村的辖区内,为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西震党总支部主动作为,牵头与广东通力定造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在通力公司增资扩产,员工住宿问题亟须解决之际,西震党总支部抓住机遇,积极盘活闲置的西震小学校舍,通过合作,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解决了员工住宿难的问题。西震村通过借力发展、借势突破,推动资源变资产,以闲置资源助推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找到了一条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村企合作路径,“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建”的西震村,成为天堂镇擘画乡村振兴蓝图下的一个缩影。


 
选准项目,让村级集体经济

“实”起来


 

    在今年5月新兴县太平镇蓝莓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上,太平镇马山经济联合社与云浮市灏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标志着云浮市第一个高效设施蓝莓种植项目成功落户太平镇。太平镇马山社区的蓝莓产业基地项目是现代农业大棚基地种植的高效智慧数字农业,项目首期投资约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产值约4000万元,将大幅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壮大镇域经济。


 

 

    同时,项目新增就业岗位200个,便于农民就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土地流转,该基地每年将为居民小组带来不少于19万元的土地租金,项目方还将从项目收益中支持马山居委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在太平镇悦塘村四队文化楼楼顶,一排排蓝色的光伏发电板让人眼前一亮,在艳阳的照耀下,悦塘村显得光彩熠熠。

    据了解,今年以来,太平镇积极探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今年5月,在南方电网公司的结对帮扶下,太平镇悦塘村结合本村实际,合理利用村民小组文化楼、村委会办公场所、养老服务中心等10个公共场地屋顶,安装铺设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乡村振兴智慧光伏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70万元,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该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平铺方式,光伏组件容量490千瓦,按年平均发电量50万千瓦时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20万元左右,可使悦塘村集体经济翻10倍以上。


 

    一直以来,悦塘村村民以传统农耕为主,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受限于土地资源匮乏等因素,每年仅依靠少量山地、鱼塘出租获取经济收入1.5万元。如今,悦塘村利用光伏发电,让村民足不出户,就打开了新的致富空间。从此,“屋顶生金”,光伏发电板成了村集体的“聚宝盆”。项目的收入除了用于日常基础设施维护,剩下的收益资金将全部充实到村集体经济中去,有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在簕竹镇永安村,该村根据簕竹镇的特色农产品田螺,拟开辟一条生态农业致富新路,计划打造田螺王基地。

    “因为周围的田都是泥浆田来的,不能插秧,所以我们大家想到这个项目,用这些田养殖田螺,田螺王基地的建成不仅可以为村民提供休闲地方,还可以吸引外地游客来参观游玩,并且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簕竹镇永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耀华介绍说。


县领导调研村级集体经济养殖小区项目

 

    据悉,新兴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落细举措,村级集体经济正朝着良好态势发展。2021年,全县村级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增加47条,18个村(社区)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2022年底实现10万元以上收入的村(社区)比例将有望突破7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新兴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共6000多万元,与温氏股份以“镇村企农”模式共建高效养殖小区,增强各村自身“造血”功能,全力以赴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预计带动约132个村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

 

【点击查看分页:  1  】
TOP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c) 中国共产党新兴县委员会宣传部,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承办:新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东云浮分公司  云浮市信息协会

备案序号:粤ICP备1901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