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2年,新兴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紧扣“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主题,聚焦凝心铸魂,强基固本,服务中心大局,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新兴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 高质发展
立根铸魂塑忠诚。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精心组织开展党校大学堂、田间大课堂、庭院大讲堂等一系列宣讲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宣讲4260多场次,在全社会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严格执行“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指针、标尺准绳,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反复强化,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心声、共同意志。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化拓展“六学模式”“五大课堂”,用活县镇党校、远教平台、干部网络培训学院等教育阵地,创新开展党建大喇叭“村村响”、“早读半小时”领读领学等活动,延伸课堂到党员群众家门口。完善党员干部红色教育“三条线路、四大基地”建设,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为奋力谱写新兴融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2022年,继续入选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400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获评为2022年度县市高质量发展百佳典范、县市投资环境百佳典范、县域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示范案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在重点项目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小组,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切实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在狠抓重点项目服务攻坚中担当作为、锤炼本领,推动项目招引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新引进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47.1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13个省重点项目、31个市重点项目、67个县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27个新增债券资金项目获得24.9亿元额度并全部完成支出。水源山抽水蓄能电站、凤铝产业园、稔村万洋众创城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落户建设,番禺电缆、拉斐电气、欧亚家居等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推动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初步形成预制菜产业集群。新兴水产产业园、优质鸡跨县集群产业园进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库重点推荐名单,形成“1+7”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头雁领航 亮点纷呈
擂台比武争先进,乡村振兴绘蓝图。2022年,新兴县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实施“头雁”履职能力“十大行动”,创新开展“擂台比武”活动,通过搭建镇级竞技“擂台”,围绕党的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先后组织“村村PK”“擂台比武”等专项竞赛48次,引导村支书上“擂台”、比“实功”、晒“经验”、晾“成绩”,形成“头雁”先飞争飞、“群雁”跟飞齐飞的乡村工作新局面,激发全县上下比学赶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如簕竹镇连续举办4期“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专项竞赛活动,通过“实地考核+支书述职”形式开展比拼,推动9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上讲台轮番竞演,有力推动“田长制”整治抛荒弃耕工作。天堂镇通过创建“头雁领航擂台赛”,形成“一村一特色”,打造了朱所村“党建+梅菜产业园”、内东村“党建+生态蕉业”、东震村“党建+物业共富”等特色产业。新城镇以“登台演讲+PPT展示”形式,由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番“比武切磋”,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推动新城镇1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同时,新兴县坚持把“书记抓、抓书记”引向深入,聚焦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延伸党建触角,创新实施县、镇、村(社区)三级党建“书记项目”,推动党建工作项目化、品牌化。全面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薄+致富”行动,由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领办一个“书记项目”,采取“书记面对面”答辩方式,推动书记精准选题、带头领题、聚力破题。2022年共实施党建“书记项目”228个,其中有59个切口小、示范强的项目纳入县级项目管理库。在县层面,县委书记牵头挂帅,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投入2.09亿元推进“3牛3鸡1猪”共7个“政企村共建”养殖小区项目建成投产,打通全县11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大动脉”,确保2023年所有村的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在镇村层面,深化实施重点培育一批、示范打造一批、树立标杆一批“三个一批”行动,落实“一个项目、一名书记、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四个一”责任机制,培育出一大批创新强、前景好、效益高的“品牌项目”,激活党建品牌集群效应。如,水台镇深入推进禅文化旅游滨水经济带、云水台生态旅游度假区、城镇扩容提质、悦天下党建文化园等项目建设,打响镇域经济特色风貌带“文旅名片”。车岗镇引进湾区先进的渔业经营主体,推进200-300亩连片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构筑“塘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成网”的绿色生态景观养殖基地。东成镇围绕“党建赋能,‘三金模式’助推乡村振兴”主题,通过股金、租金、薪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镇域经济发展。河头镇创新实行“党委推动、部门联动、支部带动、企业拉动”的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蜂蜜、油茶、家禽等林下种养殖业项目,赋能“青山”变“金山”。
强基固本 治理提效
新兴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围绕“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为主题,全力推进基层党建攻坚突破任务(重点工作)落实。全面推行支部建设“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分领域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和工作指引,规范落实“一台账四清单”。高位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工作,构建“空间+时间”网格管理格局,全县共划分12个大网格、198个中网格、2021个小网格、253个微网格,统筹调动“十个一”力量投入网格治理。出台《新兴县关于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若干措施》,创新开展“十大行动”赋能基层治理,推动38个社区建立“大党委”工作机制,吸收社区兼职委员240多名,推动138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5个上级驻新兴单位党组织下沉社区共驻共建。做优小区治理“红色物业”,在入住1000户以上的小区全部成立党支部,全面推广“1+4+N”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整合物业管理人员、业主党员、离退休老党员等组建“红色管家”服务队10支,有效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在农村,搭建“村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依托各级网格自身资源优势和乡村治理需求,号召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带动热心群众、退伍军人、老干部、快递小哥等力量加入网格治理中来,壮大治理主体。目前,全县已建立一支由1034名专职网格员、866名兼职网格员组成的网格员队伍,其中党员占比超过60%。他们活跃在各自网格内,充分利用自身人熟、地熟、业务熟的优势,协调网格内资源,做好信息的收集、记录和梳理,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治理格局。2022年,全县网格员累计上报事件4.66万件,办结4.57万件,集中走访特殊群体1.8万多人次,解决邻里纠纷200余起,代办群众事务1800余项,收集群众诉求4000多条。此外,大力推进两新组织扩面提质,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9个、社会组织党组织4个,全覆盖向非公企业党组织选派优秀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在里洞镇成立新兴县首个民宿领域联合党支部。
紧扣民生 为民服务
以“实体化、功能化、便民化”为导向加强党群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县镇村(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为支撑,自然村、园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站)为补充的“1+12+N”红色阵地体系。优化党员管理,探索积分结果运用新模式,发挥党员积分在推优入党、评优评先、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党员志愿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发挥县镇村三级党员志愿服务体系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火防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担使命。此外,创新推行“民情日志”一线工作法,完善“收集记录—办结销号—跟踪问效”闭环机制,以此作为考验干部为民情怀的“大答卷”。2022年,聚焦群众需求,推动“四馆两中心”、文昌桥、明心公园、城区智慧停车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竹围洞、上校场等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完成,“一河两岸”照明全面提质,“人文六祖·多彩里洞”、“红星闪耀·富美太平”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基本建成,城乡面貌更加靓丽,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质量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公共服务供给提质增效,全年民生类支出31亿元。教育事业提质发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集团化办学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98所中小学校为2.7万名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完成新兴一中新建综合楼及校园改造工程等9个教育基建项目,新增学位3480个。医疗卫生保障更加坚实,县人民医院入选国家“千县工程”名单,县人民医院新院建成使用,县中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簕竹镇卫生院等一批新建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全县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增加到4.44张,建成“15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民生兜底更加牢固,做实服务“一老一少”“三社联动”“五彩服务”等党群特色品牌,建成县康养服务中心,新投入运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7家,县儿童福利院迁建及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旗帜火红,于今更艳;高山景行,于斯更盛。在新征程上,新兴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不折不扣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奋力谱写新兴融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