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里洞镇是我县青梅种植面积与产量最大的种植基地。每年清明前后正是青梅成熟的季节,果农们也进入了一年最繁忙的采摘季。近日,记者在里洞镇黄窝村委青梅种植基地了解到,今年的青梅挂果率高,个头大,产销两旺。
走进黄窝村委青梅种植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青翠,仔细一看,一颗颗带有红晕的青梅如同害羞的少女般躲藏在枝条绿叶之间,如珠似玉,青翠欲滴。青梅的采摘方式很特别,只见有些身手矫健的农户爬上梅树,摇晃枝条,霎时间,果园里便下起了一场梅子雨;有些农户手握长杆子拍打树枝,圆滚滚的青梅瞬间散落在地;有些农户手提果篮,用娴熟的手法把青梅采摘下来。在场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她每年都会泡上几壶酸甜可口的青梅酒,原材料都来自该果园,因为这里的梅子品质好,口感佳,绿色环保。
梁金炎 农户
我是黄窝村委会便村村民小组的一位村民,我自己有两块地种植了青梅,今年我种植的青梅产量大约有15000斤左右,采摘青梅时会请周边的村民来帮忙,每天支付他们150元工资,并包吃午餐,这样大家都有收益了。
采摘青梅,顺利出售,卖出好价钱是梅农的最大心愿。据黄窝村支书梁瑞乾介绍,该村有数百年种植青梅的历史,但由于之前所产的梅果个头较小,味道青涩而销路不畅。同时,由于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大环境萧条,以往来收购青梅的商户减少,价格低迷,农民们都急红了眼,心思浮动。镇村干部也想把解决销售渠道、价格问题放在中心位置来抓。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部署下,专门成立了青梅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农业专家邀请到里洞来进行技术革新。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大力改良青梅种植,扩大规模,把青梅打造为“一村一品”的特色品牌产业。
梁瑞乾 黄窝村委党支部书记、主任
今年的青梅个头比去年大一点,收购的价钱也高了,收入都是分下去给农户的。每户至少种植有3亩多的青梅,大户的甚至有十多亩。农户种植青梅每亩增收2000元左右。
据了解,今年三月,里洞镇与广东甜心屋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了长期的收购协议。这不仅给整个新兴县凉果生产企业后方生产提供“坚强后盾”,形成稳定的规模化收购,也为里洞镇农民辛苦种植的青梅果谋到了好的销路,给种植青梅的农户吃下“定心丸”。
对如何定位里洞镇当地特色青梅产业发展,里洞镇党委书记欧国华指出,要积极推行“党建+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模式,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协调解决合作社资金、技术、信息等问题,既保证了农户的收购价,也减少了收购过程中由于价格问题、收购数量、时间节点问题带来的矛盾纷争及恶性竞争,给合作公司带来品质保证和效益保证。
就推动当地特色的青梅产业发展,里洞镇有清晰的定位,该镇通过积极推行“党建+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模式,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协调解决合作社资金、技术、信息等问题,既保证了农户的收购价,也减少了收购过程中由于价格问题、收购数量、时间节点问题带来的矛盾纷争及恶性竞争,给合作公司带来品质保证和效益保证。
通过党建引领,今年里洞镇青梅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展,产销两旺,全镇共有500多户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种植面积约增加至2900亩,可采摘青梅约达1000亩。据估算,今年青梅采摘总产量预计可达300万斤,预期收益超过330万余元。合作社还通过流转土地、资金入社等方式,与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每年按一定比例给群众分红。今年青梅长势喜人,预计亩产平均可达3000斤,收购价格较往年上扬110%,果农保质保量保供应,由广东甜心屋食品有限公司保收保销保信心,青梅成为了当地农户的“致富果”。